“卧槽?这是怎么了?老于怎么发这么大脾气?”
看到于业回电的第一时间,老李有点发蒙,实在是想不起来自己哪儿得罪老于,怎么老于的语气这么冲。
钢铁厂和鬼子亲王这两个东西确实很重要,但是老于也不至于因为这个事儿就要把自己给点了天灯吧,属实是有点离谱。
不过以李云龙对于业的了解,这事儿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显然老于这次是动真怒了。
在距离平安工业区四五公里之外的山坳里,于业站在山洞中用混凝土和钢筋构筑起来的坚固工事中指挥着远处那些穿着防护服加注燃料的同志们再把燃料给抽出来。
虽然作为燃料的酒精并没有什么毒性,但是于业还是执行了非常严格的操作规程,这也是为以后发射以偏二甲肼为燃料的毒发火箭(导弹)做好操作规范。
随着燃料被抽出来,这枚导弹也宣告报废,因为燃料已经对整个箭体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腐蚀和伤害。
事实上,按照设计要求,在加注完燃料的15分钟内必须把这发导弹发射出去,不然这枚导弹也就废了。
这枚弹道是于业以东风-1号为模板设计出来的一款导弹,主要是做一下技术验证和技术积累,这次骤然拿出来也是因为担心老李他们火力不够,他才打算赶鸭子上架用这枚弹道搭载一吨黑索金炸药的构成高爆弹头对太原城进行打击。
可是,没成想老李他们竟然这么给力,直接就打穿了鬼子,让自己白担心了一场。
为了避免鬼子提前觉察这种大杀器的存在,所以于业决定暂时不予发射。
但是这枚浪费的导弹,成本一定要记在老李的头上。
至于老李电报中要的一万发单兵云爆弹,那是肯定没有的,于业骂归骂,但是该给老李的支援那是绝不含糊。
刚刚生产出来的所有炮弹,只要是口径合适的,于业安排剩余所有骑兵营战士们们开着车甚至骑着马给老李送过去。
燎原兵工厂最后一点库存全部给了老李。
......
南门的鬼子基本上已经肃清,老李安排一营看管着俘虏,安排另外6辆坦克完成对城内埋伏的鬼子进行逐点肃清。
不多大会儿,二营长沈泉亲自前来汇报。
“报告团长,二营按照您指示对太原钢铁厂发动突袭,赶在鬼子大部队到来之前先行接管了太原钢铁厂。
目前我留了500多名同志和两辆坦克在那儿留守,现在太原钢铁厂已经恢复了稳定地秩序。”
沈泉一贯做事非常稳重,所以李云龙安排他去负责接管太原钢铁厂并且维持正常生产秩序。
刚刚在临时指挥部,李云龙听于业讲过钢铁厂高炉的重要性,高炉一旦建成以后开炉就永不熄火,一炉一炉的矿石和焦炭、石灰等炼铁原料送进去,一炉一炉的铁水流出来。
高炉熄火一般就一种情况。那就是这口炉子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再就是决定对炉子进行彻底大修。
无论哪种情况,只要熄火,对高炉的损伤是极大的。
听到沈泉汇报太原钢铁厂保住了而且还在平稳运行,老李心头的大石头终于是落下来了,有这座钢铁厂在手,至少那边应该好交代很多。
“走,带着这些鬼子俘虏,我们一起去太原钢铁厂,我们现在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死守太原钢铁厂,无论外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跟我们都没关系。”
老李虽然平时非常猾,但是在关键时候他总能抓住战局中最核心的要点,他现在很清楚随着旅长等人的介入,自己作为攻城锤的任务已经结束了,自己只要能够守住这些核心工业产业不被鬼子狗急跳墙破坏掉,那么这场太原之战,我方已经大胜!
鬼子亲王既然已经选择换装逃跑,那么一时半会儿可不是那么好抓的,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如果已经出城了,那就是旅长的事情了。
如果没有逃出城,自己审问审问这些被抓住的俘虏可能会有一些意外收获。
李云龙果断带着目前在身边的这些人马朝钢铁厂赶去,当然还有已经被缴械用绳子困住的三四百头鬼子俘虏。
朝香宫鸠彦王穿着普通鬼子士兵军装,低着头默默地跟着独立团朝钢铁厂的方向走去,在这一路上它也在观察着这支队伍和他们的指挥官。
按照道理来说,攻下太原城并且在南门取得了如此一场大胜,别说在华国军队中了,如果蝗军可以攻下如此一座城池歼灭如此多华国军队,那也算得上一场极大的胜利。
换做鬼子指挥官,必然会非常兴奋,但是这支华国军队却非常冷静,无论是这支队伍的指挥官还是基层战士,在这场战斗以后,领着它们这些俘虏的时候都是很平静的,看不到任何一点兴高采烈的情绪。
朝香宫鸠彦王很难形容它看到的这一幕,如果非要做个形容的话,那就是似乎独立团对这样级别的胜利司空见惯了,这一点点胜利根本就没有被他们放在眼里。
得到这个答案朝香宫鸠彦王自己被自己吓了一跳,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支队伍该是多么可怕的存在,这是堂堂的王者之师啊。
就连蝗军最精锐的甲种师团都未必能做到这些。
见微知著,一路想着这些问题的朝香宫鸠彦王跟着李云龙来到了太原钢铁厂,一想到蝗军有这样的对手存在,它的心情就异常沉重。
噗嗤。
伴随尖锐的水汽蒸腾声,一炉铁水被从高炉中释放出来,火红的颜色煞是好看,让不少独立团战士和被俘虏的鬼子都开了眼。
朝香宫鸠彦王的心却咯噔一下,不是已经安排人炸这太原钢铁厂了吗?怎么现在还能正常生产,并且还落入到独立团的手中了?
朝香宫鸠彦王不敢想,这座高炉落入八路军手中以后会对他们的战斗力提升多少,反正八路军只会如虎添翼。